3000億首富家族,“藏”了17年
來源:環球人物
·黃惠忠(左)和黃惠祥兄弟。億首財力雄厚的族年他們,
多年來鮮少公開露面。藏
作者:王喆寧 趙益普
日前,億首美國彭博通訊社發布“2024全球最富有的族年25個家族”排行榜。
其中,藏一個神秘的億首華人家族引起不少人的關注——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哈托諾家族,憑借約470億美元(約合3440億元人民幣)的族年財富成為華人首富家族。
該家族的藏掌門人黃惠祥、黃惠忠登頂印尼富豪榜17年,億首產業包括印尼最大私有銀行、族年最大商場、藏最大社交論壇……
但財力雄厚的億首他們,多年來鮮少公開露面。族年
商業帝國的始建
哈托諾家族的由來,要追溯到上個世紀。
黃惠祥、黃惠忠兄弟二人的父親黃維源祖籍福建省晉江市潘湖村。1920年為躲避戰亂,尚未成年的黃維源跟隨父親“下南洋”,移居印尼爪哇島的唐人街華族區。
起初,一家人靠擺攤為生,后與友人合伙經營了一家以潘湖獅山為名的鞭炮廠。
黃維源為人誠實講信用,吃苦耐勞肯拼搏,淋漓盡致地展現了閩商性格。
上世紀50年代初,黃維源積累了一定的財富,于是在中爪哇省古突士市收購了一家由荷蘭人開辦、即將倒閉的卷煙廠,并更名為針記。
·針記香煙。彼時,工廠只有10個人。在黃維源的帶領下,工人們日夜在工廠打拼,最終研究生產出一種能夠緩解疼痛的丁香香煙。
黃維源很興奮,不是在街頭宣傳、銷售丁香煙,就是在車間卷制丁香煙。很快,這款煙受到不少煙民喜愛。
由于銷量好,加上采用玉米皮卷制,生產成本大大降低,工廠的規模不斷擴大。上世紀50年代中期,針記香煙已經成為印尼銷量第二大的煙草品牌。
然而,1963年的一場大火,讓黃維源10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,他在心力交瘁中不幸離世。
黃惠祥、黃惠忠從小跟著父親在煙廠積累了大量經驗,又先后以優異成績考入印尼名校蒂博尼哥羅大學。
父親去世后,24歲的黃惠祥和23歲的黃惠忠被迫承擔起家業,接替父親掌管針記煙廠。
·針記煙廠。當時,煙廠面臨巨大困境,不僅廠房被燒毀,生產設備受損,只剩下一座規模不大的分廠,還缺少資金。
兄弟倆沒有放棄,先是申請到了一筆貸款,購入先進的自動卷煙機,提高生產效率,降低人工成本,同時推出了過濾嘴香煙。
1975年,第一根由卷煙機生產的針牌過濾嘴香煙問世。
這款新產品提升了針記香煙的品質,成功打開國際市場,出口到美國、日本等多個國家,使針記煙廠成為印尼煙草行業的重要企業之一,更具國際競爭力。
兄弟倆牢記當年大火的危害,為了降低企業風險,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逐步邁向多元化經營。
他們瞄準發展快、利潤高的產業,將經營范圍擴大到了紡織、家用電器、造紙、房地產、棕櫚油等領域。
·黃惠忠。黃氏兄弟先在中爪哇省成立了一家電子與工程公司,通過技術轉讓的形式與飛利浦等公司合作,生產包括電視機、電磁爐等在內的多款產品。很快,電視機的最高年產量就達到了100萬臺。
在房地產領域,黃氏兄弟開發了多個商業和住宅項目。2004年,二人花了2.42億美元(約合17.6億元人民幣)買下印尼一家酒店。
經過近10年的運營建設,這家曾經不溫不火的酒店,搖身一變為占地64萬平方米、零售空間13萬平方米的8層購物城,成為雅加達地標性建筑和東南亞最大的購物廣場之一——大印尼購物中心。
·大印尼購物中心。此外,黃氏兄弟還涉足棕櫚油產業。截至2015年,他們在西加里曼丹省蘭達克共擁有占地3萬公頃的棕櫚油種植園,還在東加里曼丹省發展人工林和工業林種植產業,為家族的造紙業務提供了原材料支持。
行事低調神秘
從煙草廠主到地產大亨,黃氏兄弟將生意做得風生水起。不過,他們最大的財富來源并不是上述領域,而是金融。
2002年,黃氏兄弟與對沖基金法拉隆資本合作,購入印尼第三大銀行中亞銀行51%的公共股份。
之后,經過復雜的收購過程,黃氏兄弟于2010年成為中亞銀行的絕對控股股東,持股比例高達92.18%。
·中亞銀行。中亞銀行由號稱“亞洲洛克菲勒”的前華人首富林紹良創辦。受金融危機影響,該行資不抵債,于2000年開始對外公開出售其股權。
黃氏兄弟抓住機遇,在其經營下,中亞銀行2012年總資產達到了約3190億元人民幣,成為印尼當地最大的私有銀行之一,也成為哈托諾家族最大的收入來源。
雖然長期占據印尼富豪榜單前列,但黃氏兄弟低調神秘,很少結交軍政界人士或接受采訪,為數不多的露面也讓人意想不到。
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上,78歲的黃惠祥代表印尼,在橋牌混合團體比賽中奪得銅牌,并于賽后公開接受了采訪。人們這才知道,原來他是印尼首富哈托諾家族的一員。
·黃惠祥。其實,黃惠祥從6歲時就開始接觸橋牌,此前參加了多次橋牌世錦賽,2017年還得到印尼國家體育委員會頒發的獎項,表彰他對印尼橋牌運動所作出的貢獻。
在黃惠祥看來,橋牌與做生意類似,“是一個決策游戲,收集信息,進行分析,最后作出決定”。
與哥哥熱愛橋牌不同,黃惠忠的愛好是打羽毛球。
他曾經出現在相關的綜藝節目中,教主持人打羽毛球,還以針記的名義贊助過印尼羽毛球超級聯賽。他對藝術品更是情有獨鐘,收藏了不少印尼的當代藝術品。
不過,他與哥哥一樣行事低調,經常衣著樸素,獨自出席活動,不帶任何隨行人員。
《雅加達郵報》曾報道稱,在2013年印尼銀行年度銀行家會議上,黃惠忠沒有攜帶鑲金嵌鉆的緯圖手機,只有一款老舊的黑莓手機。
·黃惠忠。后來,黃惠忠接受采訪時表示,他不喜歡打高爾夫,因為這項運動往往與富人和腐敗官員聯系在一起,他更喜歡使用跑步機來保持健康。
印尼著名經濟學家馮慧蘭的父親是哈托諾家族的好友,馮慧蘭一家人也與黃氏兄弟相識。
馮慧蘭及丈夫洪培才對環球人物記者表示,哈托諾家族發跡于煙草,煙草行業吸收勞動力多、交稅多,哈托諾家族對印尼經濟發展貢獻巨大。黃氏兄弟雖是首富,但為人低調。她與丈夫經常在早上碰到他們晨練、散步,身邊沒有什么保鏢,也沒有太多人認識他們。
作為商業大亨,黃氏兄弟堅持回饋社會。他們以其父親的名義創辦了慈善基金“黃維源家族慈善基金”。
·黃惠祥。多年來,該基金多次捐助地震災民,捐出公益設施,資助了上萬名印尼華裔貧困學生。
同時,黃氏兄弟還多次贊助中國福建泉州的木偶劇團前往印尼巡回演出,為中印尼兩國搭建文化交流的橋梁。
三代接班
近年來,黃氏兄弟憑借龐大的商業帝國穩居印尼首富之位。隨著二人逐漸退居二線,哈托諾家族的第三代開始走向臺前。
黃惠忠的大兒子黃志勝出生于1970年,從小受到家族商業氛圍的影響,很早就在針記公司歷練,從最基礎的業務開始學習,在日常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商業經驗,加深了對業務流程的了解。
大學時,他就讀于美國加州大學機械工程系,之后又在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工商管理學專業深造,系統學習了商業管理知識。
·黃志勝。上任針記集團董事長后,黃志勝積極投入研發,根據市場需求不斷推出新的香煙產品,還通過廣告宣傳和市場營銷活動,進一步穩固了針記在印尼煙草行業第二大公司的地位。
黃志勝秉持著家族行事低調的傳統,很少張揚。
對于家族財富位居印尼榜首這件事,他曾表示,“很可能是他們的數據搞錯了,以致我們家族一直被認為是印尼首富”,并強調“是不是首富我們無所謂,最重要的是低調做人、誠信做事”。
黃惠忠的二兒子黃志行則帶領中亞銀行走向了新高度。黃志行1996年畢業于美國加州州立大學,次年在斯坦福大學獲得工程經濟系統和運籌學理學碩士學位。
畢業后,他沒有立即回印尼,而是在摩根大通新加坡公司擔任全球信貸研究和投資銀行分析師,之后回到印尼加入家族集團,在財務技術和采購等多個部門工作,積累了豐富的業務經驗。
·黃志行。2004年,他擔任中亞銀行區域規劃部門負責人,并于2016年被任命為中亞銀行董事副總裁。
黃志行在銀行是出了名的“摳門”——發現員工下班后把水杯里剩下的半杯水倒掉,于是下令嚴格控制公司總部飲用水的供應量;限制員工上網的流量;規定各個部門需付費使用會議室。在他的“精打細算”下,中亞銀行的營業支出只占營收的63%,在印尼所有銀行中幾乎最低。
他還通過引入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,使中亞銀行提升了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。在他的帶領下,中亞銀行的股價幾乎年年上漲。
要說整個家族最“出名”的人,當數黃惠忠的三兒子馬丁,人稱“雅加達網管”。
馬丁本科畢業于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經濟學專業,后在克萊蒙特研究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深造。他先進入針記集團工作了十幾年,第一份職務是商業技術總監。
馬丁后來回憶道:“我始終對技術充滿熱情。當我到美國時,互聯網開始火爆起來。”他很早便關注到大眾對于互聯網行業的熱情,于2010年創建了風險投資公司——全球數碼菁英投資公司,投資互聯網。
·馬丁。“我從父親那里學到的商業策略之一就是,要對恰當的時機和恰當的地點保持敏感。”馬丁憑借敏銳的商業眼光,投資了數家互聯網科技企業。
2011年,他購買了印尼最大社交網站的股權,該網站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,并于同年推出了被稱為“印尼淘寶”的電商平臺Blibli。
馬丁帶領“印尼淘寶”快速發展,與國際大牌合作,還曾向中國品牌招商。最終這家公司成功在印尼證券交易所上市,市值約256.6億元人民幣。
在商業的風云變幻中,黃氏“富三代”的經營,使得哈托諾家族的商業版圖不斷擴大。幫助其打破“富不過三代”魔咒的,或許正是低調、誠信的守則。
監 制:張 培
編 審:田 亮
(責任編輯:時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