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靜:短劇的發展勢不可擋
《開播!寧靜短劇季》是短劇的發擋中國首檔“微短劇+綜藝”創新真人秀。節目聚焦于當下火熱的展勢微短劇行業,寧靜擔任總監制,寧靜節目還集結了張萌、短劇的發擋蘇可組成了監制團,展勢對參與的寧靜短劇演員進行點評和指導。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,短劇的發擋寧靜表示:“短劇的展勢發展勢不可擋,現在短劇演員、寧靜導演、短劇的發擋編劇非常多,展勢性格快、寧靜速度快,短劇的發擋這些人如果聚在一起,展勢就會像原子彈一樣,有很大的能力,讓短劇迅速發展起來。”
寧靜擔任《開播!短劇季》總監制。當你覺得為什么的時候,其實已經在關注了
仔細盤算了一下,寧靜覺得自己算是比較早關注到短劇的觀眾,“大概是前年或者再早一點的時間。”短視頻平臺,經常會給她推送電影、電視劇或者紀錄片,“當忽然推薦來一個很不一樣的東西,你就會想:這是什么?為什么會出現在這里?但其實這個時候就是已經在關注了。”寧靜說。
最初關注到短劇時,寧靜每每都會驚訝,這些應該都不是專業演員的人,他們都是從哪找來的?后來偶爾她發現,在這群人里,居然有演得不錯的。她甚至慢慢發現看那些所謂很爛的表演,吐槽劇情和演技也是一種很解壓的方式,“太有意思了,因為那都是你學都學不會的東西。”正是因為自己是專業的演員,當寧靜去審視早期的很多短劇和表演的時候,她會覺得很奇妙,也很有趣,“我經常會感慨:這都可以?”
在寧靜看來,短劇很短、很通俗,甚至劇情很狗血,但它不需要人們花太多時間去研究,“現在很多長劇,花了很多錢,但是拍得并不好看,一件事情演了好久也沒說明白。我根本不想花時間去看,也不想等結局,我覺得這都是在耽誤我的時間。”
50+以后競爭力是另一種了
作為一個在行業內資歷很深的演員,寧靜也經常會思考自己現在為什么不想拍戲,不喜歡去片場了。“我就是很貪玩,注意力不集中。”寧靜調侃說她其實從小時候就一直是這樣的,老師講課的時候,她如果覺得沒意思,她就一句都聽不進去,腦子里不斷地幻想著自己要當科學家,要當個好老師,很容易分散注意力。“以前我開始拍電視劇,也有很多人說:寧靜怎么了?不愛惜自己的羽毛。你怎么能來拍電視劇呢?我覺得這都是我喜歡,我貪玩,我覺得有趣我就去做了。”
在很多人的印象中,寧靜很敢說,她在節目中或者網絡上發表的言論,有欣賞她的人,也有人覺得她很怪,或者對她有一些微詞,但這些寧靜都覺得很感謝,“因為他花時間了,他花時間停在那,不管是夸你還是噴你,他都在關注你,其實最慘的就是做藝人沒有人關注。”
寧靜說現在發現有一些詞小時候并不知道其實是好詞,比如“被人利用”,小時候覺得被人利用了,對方好壞呀。后來她發現那是因為自己有這樣的價值,沒有價值也就沒人利用你了。“有了一些這樣的思考之后,我就更想得開了。”
一度因為寧靜沒有接戲,很多人覺得她退出演藝圈了,“我也不想狡辯,確實沒有角色能夠打動我。”大家都說成名要趁早,“我覺得有好,也有不好,早早成名得到了很多,也就沒什么愿望了,現在我就覺得差不多得了。”如今,寧靜進入50+,她覺得自己其實已經進入到另一個賽道了,“我的競爭力是另外一種了,我更想在別的領域玩一玩。”寧靜說。
寧靜認為50+之后的人生進入了另一個賽道。[快問快答]
新京報:覺得自己是有人設的嗎?
寧靜:我沒有人設,我也不喜歡,我身邊的工作人員都知道我生活里很隨意,我不喜歡忍受。所以立人設我也會暴露的,我這種性格摟不住的,很快就暴露了。
新京報:如何看待短劇的發展趨勢?
寧靜:短劇必然要蓬勃發展的,因為現在大家的觀看習慣就是這樣的,而且人手一部手機,從各個角度看都是這樣的。
新京報:你心中的優秀短劇的標準是什么?
寧靜:現在拍得好的短劇,比長劇拍得好的真的有,我看到好的就會收藏,每個劇其實都不太一樣,有的覺得男演員真好,有的覺得女演員真好,有的覺得這個頭發梳得好,我看到吸引我的,我都會收藏。
新京報:會被什么樣的短劇劇本吸引?
寧靜:我經常看到一樣的劇本,一模一樣的故事,換了一幫演員來演,制作有好有壞,演員水平有高有低,我身邊的小伙伴經常說:姐,這不就是昨天那個戲嗎?但是我就是喜歡從一種專業的角度去看不一樣的演員,一樣的劇本,不一樣的導演,能怎樣去做。
新京報記者 張坤玉
(責任編輯:探索)